由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亚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东北亚地区形势发展研讨会”2017年12月9日在金沙滩学府酒店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中心主任、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理事长张蕴岭教授出席会议。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外交学院、同济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和《国际安全研究》、《国际展望》杂志社作为协办单位也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文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山东大学(威海)党工委副书记赵玉璞出席并致辞。赵玉璞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威海校区围绕东北亚研究已形成特色,希望专家学者们通过此次会议积极交流沟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破解东北亚地区难题贡献力量,同时也为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多提宝贵意见,促进东北亚学院快速发展。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东北亚研究会、中日韩思想库网络研究基地(威海)揭牌仪式。
研讨会由“特邀演讲”、“东北亚局势分析”、“朝鲜半岛局势分析”、“地区关系与区域合作”四个部分构成,与会者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一、特邀演讲
在特邀演讲环节,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教授围绕着“世界秩序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这一主题,并结合东北亚的现实情况发表了主旨演讲。秦亚青教授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而中国一贯坚持开放的世界治理体系和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主义原则,这正是有效的全球治理观,是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二、东北亚局势分析
对东北亚局势,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院长门洪华教授以“聚焦共同利益,推动东北亚合作”为主题,从理念上对东北亚局势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尽管东北亚地区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但共同利益在东北亚是天然的存在,共同利益的扩大能够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也是稳定大国关系的要素。我国应该会在东北亚和平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治上与主要国家建立战略协调关系,加强国际制度建设,安全上推进多向机制向前迈步,经济上要致力于建设东北亚大国贸易区,人文和社会领域需要强化交流,促进合作共识。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龙指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有两个大的渠道,一个是友好城市,双边关系,另外一个就是次区域合作,城市之间的区域性的联系。我们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讲互建、互通等等,地方政府进行合作,这会起到更大的作用,特别是中日韩三国有更好的基础,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如果说能够支持地方政府跟国外地方政府进行合作,这样可能会有助于推动对外合作,特别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还包括东北亚的合作困局的破解,我们从基础上来进行、从外围上来进行,这也是一个渠道。
清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琪讲到东北亚局势指出,东北亚局势离不开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这个因素。中美关系目前的发展状况是良好的,可以说是尚好,中国官方在特朗普访华的时候做过表示,两国元首已经建立了个人友谊工作关系和相当好的工作互信,能够增进相互互信和相互了解。特朗普的对华友好政策并不是一个完全稳定的政策,特朗普的个性再加上他是以利益交换为指导的利益政策,是会有动荡的,是会出现起伏的。如果贸易和朝核问题解决不好一定会给中美关系带来波动,而朝核问题今后将向何处发展,这也是对中国也是一个事关重大的安全问题,这也值得我们做最大的关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张哲馨教授深入分析了中美关系和亚太安全架构,认为中美之间虽然存在诸多矛盾,但不是不可以解决,构建一种协商合作(C2)关系是一个有效选择,这一模式不但适用于中美关系,也适用于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包括潜在风险,全球出现新的危机造成大量人员失业,这个时候就需要中国,然后采取更加激进的单边战略,美国不管在WTO上对中国提出诉求,或者是发生货币战争,这种情况下都可能导致中美安全出现新问题。但是未来几年,可能东北亚的安全局势,俄罗斯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因为当前美欧关系还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
唐彦林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就朝核问题将来怎么解决提出自己的观点,美、朝如果按照特朗普的风格肯定是通过谈判的方式,通过利益交换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这里面一定会涉及到中国,在这一点上我们不用担心,中国的影响和作用是摆在那里的。朝鲜和韩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公认的国家,既使是朝鲜政治发生一些变化,按照国际法要建立一个新政府,而不是说想当然认为韩国会统一朝鲜半岛。
三、朝鲜半岛局势分析
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金石柱院长指出,环黄海新产业带是以中韩合作内容为主,主要附加值高,技术开发合作效果大,以可持续的新产业部门为主,也就是技术含量高的技术部门为主。北方新产业带,跟东北地区有密切联系的,第一轴是哈尔滨、牡丹江,第二轴长春到罗先产业带,第三个轴沈阳到新义州的产业带,也是非常稳固的方面。最后指出“一带一路”和新经济地图,对于中韩两国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中韩建交25周年以来,经济关系非常密切,再加上中国也寻求一个新的经济发展的突破,韩国也是面临着这种局面,中国“一带一路”和韩国的新经济地图有很多方面是有合作的可能性。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郑继永教授从战争风险、中朝关系、中韩关系等几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认为朝鲜半岛虽然存在战争风险,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其现实化的可能性不高。我国虽然按联合国决议对朝鲜进行了严厉的制裁,但仍不足以改变朝鲜发展核导的决心,如何打破中朝关系困局甚为重要。总体上来讲,朝鲜半岛遇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关键的时候,以前半岛整体的发展局势,到目前为止是从量变走向了质变的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李枏研究员从“意象”的角度探讨了美国的对朝政策,认为用意象性主导来制定政策就会限制政策的灵活性。美国不应该对不了解的国家以意象性为指导制定政策,应更多建立在事实和客观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政策,这种意象性指导的政策会导致政策的失败,也使得国家的对外战略出现很大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董向荣今天主要是谈与朝鲜半岛研究相关的几个政治心理学问题。朝鲜半岛发展到这样的情况,可能跟半岛问题研究的方面还是有关系的,美朝之间互相的攻击,所以建议以后大家不要从防微杜渐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第二个注意的问题就是虚假独特性和自我服务的倾向。第三个心理学的概念就是虚假共识。第四个是群体内和群体外的偏差,是对自己的群体也会有过高的评价,对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好像同类的人都会有一个非常高的评价。
四、地区关系与区域合作
中国社科院亚太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钟飞腾首先谈到的是蒙古,最后提及朝鲜半岛的问题。他指出很多人把蒙古当成中亚的国家,当然它在地理上又在东北亚,所以它肯定有它的特殊性。我们经常讲朝鲜的周边是五大国林立,蒙古更大了,就两个强国。其他两个中立国都在三到四个以上,这种环境对朝鲜有没有影响,朝鲜有没有可能像土库曼斯坦和瑞士一样,因为我们都知道金正恩本人在瑞士留过学,对类似情况会有了解,今后会不会是他的一个模式,这是我自己一个猜想,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多一些角度讨论东北亚的形式,讨论朝鲜半岛的情况,可能更多要了解其他各方心理学的观念和具体的情况。
天津外国语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教授姜龙范主要提出三个问题供大家共同思考和讨论。首先要谈谈朝鲜金正恩政权是不是稳定,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第二个问题,如何评价当前的中朝关系。目前是处于历史上最低谷的状态,那么文革期间大家都知道,中朝关系也出现过破裂,但也就持续了短短几年,不过这次低潮已经持续了六年,而且我们暂时还看不出突破口。最后就这些问题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例如重新构建中国对朝鲜半岛政治的基础,中国应该推行对中国的等距离外交,应该修改中朝友好互助条约,谋求中朝关系正常化等等。
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陈旭讲到在朝核问题的关注以及现在舆论界在中美合作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也陷入到了一个困境的情况下,一种呼声就是加强中俄协作。他提出中俄协作还是存在机遇,也有风险。朝核问题争论很大,也有共识,大国合作是逃不开的,再就是以我为主,无论是对朝施压也好,还是对朝支撑也好,无论是中俄合作还好还是中美合作也好,我们都是以我为主的,以自己的利益为主,而不是以他为主,这应该是形成广泛共识的。
大连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教授张晓刚提出冷战以来日本对华政策中的主要议题与中国的因应策略。外交议题是外交政策的风向标,是外交政策的概括,也是外交政策核心目标的具体化。议题设置是外交政策的方向,对日2010年撞船事件以及日本政府宣布购岛以来,直至今天没有恢复之前的状况。今后如何把握中日发展政治方向,是极为重要的课题。宗旨外交议题的设置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门艺术,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政治家而言,合理设置外交议题,展示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在中日关系要学会设置主动议题。
山东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马风书谈朝鲜半岛的核问题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值得考虑的。第一,要考虑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研究朝鲜半岛问题的学者有多少人是认真地站在朝鲜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我们要搞清楚他为什么发展核武器。第二,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他讲的那一套。第三,中国以往朝鲜半岛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第四,中国是否应该考虑另外一种思路?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与蒙古国研究所所长范丽君教授提到东北亚危机升级的核心是朝鲜半岛,无论是朝鲜半岛的核试验、朝鲜武器以及由此引发萨德进入韩国,他认为所有这一切是东北亚的危机是不断升级的,中美俄大国博弈的方向,现在需要进一步的考虑。但是有一点是不排除的,朝鲜半岛的战争擦枪走火也好,局部的战争可能不是因为朝鲜跟韩国之间,也可能是因为第三方挑动引起来的。如果发生了战争以后,蒙古国怎么样来做?接下来就蒙古该怎么做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张蕴岭先生对本届学术研讨会进行了精彩总结,并对未来东北亚研究提出了大方向。张蕴岭教授指出,未来的东北亚研究应放眼世界,应顺应世界的快速变化。未来要在转变中看东北亚,即在大国力量对比变化、朝鲜问题日益紧迫的局势变化下,做好东北亚研究工作。未来的东北亚研究应创新理论,探讨在力量转移之下如何和平地构建和平机制,这是东北亚研究的一大课题。
【附录】媒体对研讨会的报道
1、中国报道讯:东北亚形势发展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226/c40534-28977497.html
2、新华网(山东频道):东北亚形势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http://www.sd.xinhuanet.com/xhsksd/2017-12/12/c_1122098909.htm
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第三届东北亚形势发展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威海)举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6892467411599972&wfr=spider&for=pc
4、湖南智库网:第三届东北亚形势发展研讨会http://www.hnzk.gov.cn/zhikuzixun/7217.html
6、搜狐转发:“第三届东北亚地区形势发展研讨会”在山东威海召开http://www.sohu.com/a/209821269_785627
7、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第三届东北亚形势发展研讨会在威海校区召开
http://www.korean.wh.sdu.edu.cn/kr/12/lwewelel.htm
8、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中国亚太学会东北亚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威海校区举行
http://www.iaps.sdu.edu.cn/info/1011/1372.htm
顾 问:张蕴岭
执行主编:刘 文
责任编辑:王小梅
山东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
电话:+86-631- 5688572
传真:+86-631- 5688572
E-mail:sddongbeiya@163.com
邮编:264209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